那些糟糕的翻译
最近终于把网站中「博客」二字给替换了,网站的名称也修改为「辛未羊的网络日志」,即使这可能很影响网站的SEO。主要原因是我很不喜欢「博客」这个翻译,我又有点强迫症。许多糟糕的翻译广为流传,而且纠正的可能性不大,这让我很难过。
「博客」是英语blog一词的音译,blog的全称是weblog,直接翻译就是「网络日志」,也有缩写成「网志」的,这个翻译在台湾要更流行一些。台湾也有用「部落格」一词的,这个音译比「博客」更会让人误解。值得庆幸的是,现代汉语在处理外来名词时,依然遵循「能意译就不音译」的优良传统,而同是使用汉字的日本已经是音译词大泛滥了。诸如地名、人名这种性质的词用音译是完全没问题的,有的词实在不好意译,可以用音译,但是一定不能让人因「望文生义」而产生很大误解。下面就说说那些出现频率较高、破坏性较大的词。
作为自动化专业出身的,我第一个想到的词是「鲁棒」。控制领域有个分支叫做robust control,如果系统在一定的参数扰动下,依然维持某些性能的特性,这个系统就是robust的,用俗话说就是很「皮实」,怎么搞都不容易坏。robust意译并不难,「健壮」、「强健」等等都行,翻译成「鲁棒」是在夸山东很棒么?而且这个翻译已经进了国家标准,太坑了!这个词在我们专业的教材和论文上经常出现,每次看到我都觉得辣眼睛。
另一个词是「歇斯底里」,第一次是在中学语文课文(曹文轩的文章)中看到的,当时完全不知道是啥东西。该词音译自hystorical,它的解释如下:
Someone who is hysterical is in a state of uncontrolled excitement, anger, or panic.
有道词典里的中文翻译是「异常兴奋的」,但我觉得翻译成「狂癔的」更好。
还有个词叫做「脱口秀」,源自talk show,直接翻译成「谈话节目」、「清谈节目」多好。翻译者自己可能觉得很妙,这叫自作聪明。这个词在国内已经滥用了,什么东西都叫「脱口秀」,好多都不知道它的原意。
另外几个常用词的翻译也是纯粹的音译,但是并不会让人造成很大的误解,虽然遗憾但不那么难受,例如:
- 沙发,源自sofa,意译成「软椅」就行
- 逻辑,源自logic,是对有效推论的哲学研究,我认为翻译为「理则」更好,「理则学」、「理则性」、「说话不讲理则」等说法非常自然
- 拓扑,源自topology,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只考虑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而不考虑它们的形状和大小,日本意译为「位相」,相当合理
BYVoid的网站里有个系列讨论两岸三地词汇的差异,中文詞彙地區差異比較——#7「集成電路」與「積體電路」一文中的评论区提到了「積體電路」这个翻译的来历,摘录如下:
事實上我剛巧認識「積體電路」的始作俑者,那是數十年前他還只是個在某出版社兼職的大學生時的事。當時IC在台灣還是新東西,也沒先例也沒業界討論,他其實是從微積分的「積分」(integration)概念想出來要用「積」這個字然後硬湊出「積體」這個詞的。不過過了幾十年後各方面知識進步後的他也相當後悔,因為其實「積體」有些風馬牛不相及但卻以訛傳訛至今。
由此可见,翻译是多么重要,重要名词的翻译一定要审慎再审慎,不然会给后来人带来长久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