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母校的回礼
2024年11月,我的高中母校黄冈中学迎来了建校120周年庆典,并同步举办了校友峰会。许多校友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捐资捐物,我也尽了一份小心意,捐赠了1200元。
学校承诺每一笔捐赠都会在官网和微信公众号上公示,并会向捐赠人寄送证书和纪念品。去年我忘了领礼品(其实是嫌麻烦,没去联系负责人-_-#),最近忽然想起这件事,却又担心过了时间学校不再寄送。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联系了负责的老师,老师回复很快,发去地址后过了几天我就收到了包裹。
打开包裹的那一刻,我既惊喜又感动。学校寄来了捐赠证书、校徽、纪念邮票、信封、纪念册,还有一只钛杯。每一件都制作精美,很有收藏价值。我妈看到后说:「你这钱捐得真值,这些东西要好好收着。」纪念册我翻看了很久,里面收录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数据和照片,呈现了学校厚重的历史、领导的关怀、老师的辛勤、校友的风华,以及母校蒸蒸日上的复兴势头。
由于黄冈中学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成就却过于耀眼,再加上一些记者未实地走访、仅凭想象写就的报道,许多外人便不假思索地沿用思维定势,将它与衡水、毛坦厂一概归为「高考工厂」。这样的刻板印象,常令我们这些亲历者感到难以辩白。
殊不知,黄冈地区的教育传统源远流长。明清时期,黄州府便是湖广进士第一府,堪称湖广文脉所系;至近代,更是英杰辈出,文武兼备。黄冈地区有着浓厚的尊师重教、耕读传家的风气,这才是我心目中黄冈中学得以辉煌的真正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