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城区语音的变迁

我手头有本1990年出版的「黄冈县志」,当时黄冈县的辖区包括今黄州区和团风县。结合这本县志和我自身掌握的信息,我发现三十年前黄冈老城区的口音不分平翘。

这是我从县志中摘录出的语音区划图:

1990年黄冈县语音分布

那时候沿江一带的口音没有翘舌声母(zh,ch,sh)。我在「典型区」中出生长大,我能确定至少2000年以后整个黄冈城区都能区分平翘,所以看到这个结论后我相当惊讶。我认识70年代出生于鄂黄长江大桥附近的人,他确实不区分平翘,该语音区划图应该是可靠的。现在不分平翘的只剩下团风县城及附近区域,可以推断,三十年前黄冈老城区(今胜利街一带)的口音和今天团风县城的口音差不多。

我还有其他的证据。天涯上有篇关于老黄州的帖子,是一位在老城区长大的50后前辈写的。里面有关于老城区口音变化的描述,说是由于城外人口的大量涌入,老城区的几万人反而成了少数,于是口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就是说,「典型区」将「无翘舌声母区」同化了。由此可见,由于人口流动等原因,方言的变迁非常普遍。

如果两地之间交流频繁,方言自然而然会互相影响。在古代,水路交通是很方便的,翻山越岭就困难很多,所以方言「隔山不隔水」。之所以团风和老黄州不分平翘,应该是因为这两地沿江,商贸发达,人员往来频繁,被西南官话区和赣语区的外地人的口音影响,于是逐渐也不区分平翘。

我还发现很多人的黄冈话不那么地道了,主要是受普通话的影响。一些特有的方言词汇换成了普通话词汇,比如「睏醒」变成「睡觉」、「窦里」变成「里面」、「刺人」变成「恶心」、「寥撇」变成「省事」、「细黑」变成「小黑」。有些字也用普通话的发音,如上街(gai)、确(qio)定、觉(jio)得、出去(qi)。唯一变化不大的恐怕只有那六个声调了。我觉得方言语音的变化是无法避免的,变化也分好和坏。比如从不区分平翘到区分平翘,我觉得是进步。一些特有的词汇和音节的消失,我觉得是退步。

最让人担忧的是,连黄冈这种外来人口不多的城市,00后特别是10后都基本不说方言了。再过几代人,中国很多地方的方言真的就要失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