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入手「Smith电子学」

几年前,为了深入学习模拟电路,我买了套台版「Smith电子学」。这套书是北美人写的经典教材,台版的翻译和制作水准都很高,我非常喜欢。后来由于学习重心转移,两本大部头在书柜里躺了几年,于是去年将它转卖给了有缘人

「Smith电子学」第8版

上个月在豆瓣读书的留言区得知台湾已经出版了原书第8版的译本,出于对这套书的喜爱,我又买了一套。虽然近几年不太可能深入阅读,但留着收藏也不错。第8版令我印象深刻的更新有两点:

  1. 很多习题中的数字有所更新,以体现新一代制程参数,使读者更加了解真实世界的技术现况。
  2. 内容与篇幅大幅精简,英文原版缩减了约200页,第8版译本相应地也比第7版更加轻薄。

最近,我看到了中科大胡诣哲老师在EETOP论坛上的分享,他讲述了自己本科阶段意外发现这套教材和陈振芳教授讲课视频后的学习经历:集成电路设计硕士研究生入学前的基本要求。我当初学习到这套教材和课程时的感受也类似,优秀的教材和课程学起来事半功倍,而且会让人感到幸福。

在台湾网友分享的台湾理工科教学和教材生态的相关信息中也看到了此书的身影。我原以为台湾有大量翻译优秀的外文教材,原来这本「Smith电子学」只是其中的少数。台湾的老师们更加愿意用英文原版教材,考卷也用英文。但大部分学生其实啃不下去英文教材,如果没有译本或翻译太差,不少人会买大陆的翻译版学习,不小心被教授看到还会遭受「鄙视」……

台湾网友揭示的现象正好印证了我在全英文教学值得提倡吗一文中的观点,我们的高等教育不能依靠英文原版教材和全英文授课。一方面要翻译高水平外文教材(教授们请多用些心,别再糟蹋经典教材!),另一方面要写出更多自己的高水平教材,建设更多自己的高水平课程。唯有如此,才能让两岸三地的学子们少受学习的苦,多享学习的乐。